馬達電機轉子自動卡簧機需要哪些備品備件以及該如何設置保障庫存?
一、備品備件清單
l 機械部件
易損傳動件:皮帶、鏈條、齒輪是自動卡簧機中常見的易損傳動部件。這些部件在長期的機械運動過程中,由于摩擦和受力容易出現磨損、斷裂等情況。例如,皮帶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張力作用而出現老化、開裂;鏈條的鏈節可能會磨損,導致鏈條伸長;齒輪的齒面可能會被磨平,影響傳動精度。
夾具及安裝工具:夾具的夾爪和卡簧安裝工具(如卡簧鉗)也是容易損壞的部分。夾爪在頻繁夾取和釋放電機轉子的過程中,其接觸面可能會磨損,影響夾持的穩定性;卡簧鉗在長期使用后,鉗口可能會變形或磨損,導致卡簧安裝不準確。
導軌和絲桿:這兩個部件對于機器的精度至關重要。導軌可能會因為灰塵、油污的侵蝕以及滑塊的頻繁運動而磨損,影響轉子等部件的移動精度;絲桿在長時間的旋轉和軸向受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螺距誤差增大、螺紋磨損等問題。

l 電氣部件
傳感器:位置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等在工作環境中可能會受到灰塵、油污、振動以及電磁干擾等因素的影響而損壞。例如,光電傳感器的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可能會失效,導致無法正常檢測物體的位置;位置傳感器可能會因為機械碰撞或者內部元件老化而出現信號異常。
電機及驅動器:電機的電刷(如果是有刷電機)、軸承以及繞組是比較容易出現故障的部分。電刷在長時間的摩擦過程中會磨損,需要定期更換;軸承可能會因為潤滑不良或者長時間的高速運轉而損壞;繞組可能會因為過熱、過載或者絕緣老化而出現短路或斷路。驅動器的電子元件可能會因為電源波動、過載等因素而損壞。
控制器元件:如電路板上的電容、電阻、芯片等元件可能會因為長時間工作、電源浪涌等原因而損壞。電容可能會出現漏電、鼓包等現象;電阻可能會因為過熱而阻值改變;芯片可能會出現程序錯誤或者硬件損壞。
二、保障庫存設置方法
l 基于設備使用頻率和故障率
統計歷史數據:收集自動卡簧機在過去一段時間(如一年)內各部件的使用頻率和故障發生次數的數據。例如,通過設備維修記錄和生產日志來確定每個部件的更換頻率。如果某一部件在過去一年中更換了 5 次,而設備年運行時間為 2000 小時,那么可以大致計算出該部件每 400 小時就需要更換一次。
考慮設備使用強度變化:預測未來設備的使用強度變化情況。如果預計未來訂單增加,設備使用時間將延長,那么相應部件的使用頻率也會提高,需要適當增加保障庫存。例如,原本設備每天運行 8 小時,預計未來每天運行 12 小時,那么各部件的更換頻率可能會增加 1.5 倍,保障庫存也應相應調整。
l 基于采購周期和供應穩定性
確定采購周期:了解每個備品備件的采購周期,包括供應商的生產周期、運輸時間等。例如,某一特殊規格的齒輪,供應商的生產周期為 2 周,運輸時間為 1 周,那么總的采購周期為 3 周。
評估供應穩定性:對供應商的供應穩定性進行評估。如果供應商容易受到原材料供應、自然災害、企業經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供應中斷的情況,那么需要增加保障庫存。例如,供應商所在地區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導致交通中斷,就需要考慮增加關鍵部件的保障庫存,以應對可能出現的供應延遲。
l 計算保障庫存數量
極低保障庫存公式:極低保障庫存 =(預計極大日使用量 - 平均日使用量)× 采購周期。例如,某型號皮帶平均日使用量為 1 條,預計在設備滿負荷運行時極大日使用量為 2 條,采購周期為 7 天,那么極低保障庫存 =(2 - 1)×7 = 7 條。
考慮保障系數:根據部件的重要性、供應風險等因素,考慮增加一個保障系數。對于關鍵且供應不穩定的部件,保障系數可以設置為 1.5 - 2。如上述皮帶是關鍵部件,且供應商供應不太穩定,將保障系數設為 2,那么實際保障庫存應該為 7×2 = 14 條。
※ 如有需要幫助,請通過頁面聊天工具聯系新輝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技術專員尋求幫助。